经济运行平稳较快 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发布日期:2018.01.25

>经济运行平稳较快 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2017年贵州经济运行情况述评2017年,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全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增强主动性、把握主动权,注重精准施策、务求实效,制定出台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统计口径,以下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400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2.6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二)经济增速平稳较快,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2%,增速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位。自2011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7年、28个季度位居全国前3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在全国的位次靠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统计口径,以下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9、12.9、1.8、32.0、0.8和4.1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分别是第4位、第2位、第4位、第2位、第8位和第3位。 2017年贵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全国比较 单位:%指标名称全国贵州贵州高于全国(百分点)贵州在全国的位次地区生产总值6.910.23.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统计口径)6.69.52.94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统计口径)7.220.11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12.01.84进出口总额14.246.232.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09.80.8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16.84.13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格局全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向好。全省深入实施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工程,成立蔬菜专班,家禽专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省粮食总产量1178.54万吨,比上年下降1.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682.59万亩,比上年增加106.9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700万亩,增加40.27万亩;园林水果种植面积583.46万亩,增加44.22万亩。粮经作物种植比调整为38:62。在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带动下,全省种植业增加值1287.17亿元,比上年增长7.4%。二是全力增加农业有效供给。全省立足贵州山地优势,走好特色路打好绿色牌,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优质农产品供应。2017年底,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51.2%;新增19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总数提高到54个。(二)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省坚持“两条腿”走路,继续深入实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酒煤电烟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通过扩大工业产品有效供给,有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一是大力实施“双千工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千企改造方面,大数据、互联网加速与传统行业融合,传统行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速,焕发新活力。全省酒煤电烟四大传统支柱行业中,除煤炭行业增加值降幅收窄外,酒、电、烟三大行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5%、13.0%和2.0%,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0.7、3.3和10.9个百分点。千企引进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随着全省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一大批新企业加快落地,全省新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4个,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达到31.8%。新增企业大都属于高附加值、高产值的行业,民用无人机、风力发电机组等31种产品在我省实现零的突破,在统的主要工业产品种类提高到341种,占全国在统工业产品的比重达到56.5%,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打好煤炭、火电、水电“组合牌”。通过构建水火电煤利益联接机制,促进实现多方共赢,能源工业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全省启动输配电价改革,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居全国第一,贵州成为全国用电价格最低的省份之一。通过抓住降电价这个牛鼻子,全省降成本取得明显成效,2016-2017年,全省累计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1300亿元以上,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三是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深化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开展“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推动了一批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省争取到1个智能制造专项和1个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工业云”平台注册企业突破8万家,接入一批工业设备,引入一批行业专家,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服务业带动促进作用突出。一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地热温泉省”等贵州旅游名片,促进旅游业增长保持“井喷”势头,有力带动了服务业较快发展。全省旅游总人数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0.0%;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增长41.6%。二是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定。2017年底,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088.89亿元,同比增长9.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860.34亿元,增长16.8%。全省保费收入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银行业、保险业有力带动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8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三是“互联网+”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网购、共享单车、网络约车、在线医疗、移动支付等线上消费大幅增加。全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74.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2017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8.8%和24.2%。三、发展质量效益取得新突破全省积极推进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退出低效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一)“去降补”成效明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扎实有效去产能。认真落实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脱困发展实施方案,不再审批过剩产能项目,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产业政策要求的,进行限期整改。2017年关闭煤矿120处,淘汰落后产能1749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去库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比上年下降1.6天。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696.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竣工面积1171.70万平方米,下降38.4%,销售面积是竣工面积的4.01倍,商品房库存进一步减少。三是积极推进去杠杆。着力提升金融信贷政策的精准度,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稳妥推进去杠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3%,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四是多措并举降成本。全省进一步巩固降成本成果,继续把降低电价,降低融资成本等作为重点,全年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600亿元以上。五是精准加力补短板。以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为主攻重点,加大力度补短板。全省教育投资428.13亿元,比上年增长49.4%;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189.42亿元,增长79.1%;移民搬迁项目个数增长20.1%,完成投资增长64.4%。(二)“三个收入”较快增长。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成效明显,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26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3.64亿元,增长7.2%。收入质量稳步提升,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1%,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收入快速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30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增速高于上年5.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86.32亿元,增长46.4%,增速比上年加快40.8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的最快增长水平。三是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着力推动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4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增速位居全国第4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四、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新成就全省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加快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省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势,着力打赢“四场硬仗”,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连续下降,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人下降至2016年的37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26.8%下降至2016年的10.6%。2017年,全省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同时,赤水市成功脱贫摘帽,贫困县退出首次实现“零”的突破。(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就业稳步增加,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特别是不断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帮助百姓解决了一批事关生活质量、反映生活水平的社会事务。全省新增15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24个县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3年。建成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实现国内三甲中医院对口帮扶我省所有中医院全覆盖。坚持重点帮助住房条件最差、经济最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五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解决最基本住房安全。五、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全省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一)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全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收获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守住了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首次发布的《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显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为87.82%,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2位。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县城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97%,9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二)扎实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坚持把节能作为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推动绿色发展。全省高耗能行业产出、投资、能耗都呈现低速增长或负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负增长3.2%,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3个百分点。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绿色经济发展加快、占比提高。据测算,全省绿色经济“四型”产业(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7%。回望2017年,全省经济基本面健康良好,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势头向好,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社会民生全面改善。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征程当有新作为。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控三大攻坚战,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